最新通报:继续呈下降趋势!儿童用药需注意 →
新闻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2-19  打印本页

“咳咳咳......”

“阿嚏!”
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

最近身边很多朋友都正在感染

或感染过了呼吸道疾病

这是什么情况?

又该如何预防?

近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

举行新闻发布会

介绍了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

和小编一起来了解

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

继续呈下降趋势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,当前监测结果提示,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。其中,流感病毒是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,目前仍处于季节性流行期,但流行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。肺炎支原体及其他呼吸道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持续下降趋势;新冠病毒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。

流感疫苗接种后在整个流行季节都能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,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,减轻感染后相关症状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我国当前仍处于流感流行季,今年还没有接种流感疫苗的人依然可以接种。

肺炎发生率在流感里并不高

但特殊人群仍需警惕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艳良介绍,流感和普通感冒虽然都可以引起一些发热或者流鼻涕、咳嗽的症状,但是这两者完全不同:

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,对人体的影响类似一场“疾风骤雨”,除了可以引起高热、全身酸痛的症状以外,也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肺炎;

普通感冒大多由一些像鼻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毒引起,它对人体的损害更类似于“毛毛细雨”,更多表现为咽部的疼痛、流鼻涕等上呼吸道不适,它对人体的损害相对来讲是比较轻的,传染性也比流感要低。

马艳良说,健康成人的免疫功能是足以抵抗流感,所以在一般情况下,肺炎的发生率在流感里并不高,无需恐慌。

但一些特殊的人群仍需警惕,比如65岁以上的老年人、孕妇、婴幼儿,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恶性肿瘤等疾病的人群,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低。

另外,还有一些人群可能会使用抑制免疫的药物,像口服糖皮质激素,或者是器官移植后的病人,他们的抵抗力更差,引起流感性肺炎的几率高,要密切观察。当出现持续高热以及咳嗽等症状,尤其出现呼吸急促或指氧检测小仪器显示指氧饱和度低于93%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做相关检测,来确定是否是流感。

开春恰逢开学季

如何预防流感

应该避免哪些误区?

中疾控近日发布科普提示

👇👇👇

流感严重程度常见误区

Q:流感是小毛病,不用太在意?

A:流感并非普通小感冒,它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如肺炎、心肌炎、脑膜炎等,甚至危及生命。尤其是儿童、老年人、孕妇及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,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。所以,流感不容忽视。

Q:只有小孩和老人才会得流感,年轻人抵抗力强就不会得?

A:流感病毒对所有人群都易感。虽然年轻人整体免疫力相对较强,但在过度疲劳、熬夜、受凉等情况下,免疫力会下降,也容易感染流感病毒。此外,年轻人感染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身边的人

Q:得了流感,只要多喝水,不用吃药也能好?

A:对于一些症状较轻的流感患者,多喝水、多休息确实有助于身体恢复。但如果症状严重,如持续高热、剧烈咳嗽、呼吸困难等,仅靠多喝水是不行的,必须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及其他对症治疗药物,以免延误病情,引发严重并发症。

发病后48小时内是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的最佳时机。

预防流感的常见误区

Q:流感好了之后短时间内不会再得流感了?

A:流感康复后,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会对感染过的流感病毒亚型产生一定免疫力,但这种免疫力并非是永久性的,而且对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不能提供有效保护。所以,流感康复后仍有可能感染其他亚型的流感病毒。

Q:戴口罩就一定不会感染流感?

A:戴口罩确实能减少病毒传播,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之一,但并非万无一失。如果口罩佩戴不正确,或在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时洗手就触摸口鼻,仍可能感染流感病毒。因此,预防流感需要采取多种措施,如接种流感疫苗、科学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离、注意室内通风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。

Q:只有出现发热才是得了流感,不发热就不是?

A:并非如此。虽然流感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发热,但并非所有流感患者都会发热。尤其是儿童、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,可能仅表现为咳嗽、乏力或精神萎靡。所以,仅凭是否发热判断流感并不准确,一旦出现疑似症状,应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。

Q:流感病毒只在冬天传播?

A:虽然冬季是流感的高发期,但流感病毒并不限于冬天传播。在我国南方地区,夏季也常有流感高峰。在全年气候温暖湿润的热带地区,流感病毒甚至可以全年传播。因此,无论季节如何,都要注意预防流感。

了解流感相关的科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。正确认识流感,积极预防、及时就医,才能有效减少流感对健康的威胁。

开学季校园如何做好防护?

如何正确消毒?

一起来看中疾控发布指南

学校及托幼机构需做好每日健康状况监测。当班级内成员身体状况良好,无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:

1.室内活动区域定时通风换气。

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室内外温差较大时,注意保暖,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。

2.教室、机房、活动室等区域保持环境清洁为主。

可定期对课桌、玩具、楼梯扶手、门把手、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,如可选择250-500mg/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,或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、醇类消毒剂等进行消毒处理。

3.人员注意手卫生。

饭前、便后、手部接触污染物后等需及时洗手。

当班级内成员出现发热、咳嗽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:

1.加强室内活动区域通风换气。

可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和时间;通风条件不良时,也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,或在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等措施。

2.严格开展环境和物体表面消毒,做好污物的及时消毒处理。

地面、墙面可选择500mg/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;课桌、玩具、楼梯扶手、门把手、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选择500mg/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;有口鼻分泌物、呕吐物等污物污染时,应先用可吸附材料对其清洁去污,再使用消毒剂对被污染表面进行消毒,并及时洗手。

3.做好餐饮具、织物的清洁消毒。

餐盘、汤碗、水杯等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,首选煮沸消毒,将餐饮具全部浸没,水沸腾后计时,煮沸时间不少于15分钟。毛巾等织物可用250-500mg/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,然后常规清洗;或煮沸不少于15分钟。

4.加强人员手卫生。

饭前、便后、手部接触污染物后等需加强洗手或手消毒。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,用洗手液/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;无可见污物时,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。

注意事项

当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、紫外线灯直射等消毒措施操作使用不当时,会对人员健康产生不良影响,消毒时需在无人条件下进行,同时注意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;醇类消毒剂可用于小件物品的消毒处理,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。

最后,@各位家长

儿童用药请注意

↓↓↓

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

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徐保平介绍,抗流感药物是处方药,如果怀疑得了流感,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,根据医生的处方使用药物,早期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扩散,有效缩短流感持续的时间和病程,并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并发症和重症。但不建议自己使用处方药。

儿童呼吸道感染以病毒感染为主,多数没有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,主要是对症治疗为主,常用药物包括退热药、祛痰药和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