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食安科普】这样的提拉米苏,不要买!不能吃!
新闻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6-23  打印本页
提拉米苏

作为风靡全球的意式甜点

凭借其绵密的口感和浓郁的咖啡香气

征服了无数甜品爱好者

然而

这道美味的传统制作工艺中

却潜藏着不容忽视的

食品安全隐患——

生鸡蛋与乳制品的组合

在不当处理时

可能成为致病菌滋生的温床

让我们用科学的方式

解开这道甜品的“安全密码”

认识甜品中的“不速之客”

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,主要存在于被污染的鸡蛋壳上。据统计,约每 2 万枚鸡蛋中就有 1 枚可能携带沙门氏菌。它能在蛋壳表面存活 2-3 周,如果打蛋时不注意卫生,细菌就会混入蛋液中。感染后 6-72 小时内会出现发热、腹泻等症状,对儿童和老年人尤为危险。

金黄色葡萄球菌则可在生鸡蛋、奶油蛋糕制作过程中,通过操作人员的手、鼻腔等方式污染食品。它产生肠毒素,一般在进食后 1-6 小时发病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剧烈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。

李斯特菌相比上面两种致病菌,更具隐蔽性。它能在 4℃ 的低温环境下生长繁殖,这意味着即使将提拉米苏放入普通冰箱,也不能完全阻止其增殖。它的潜伏期可长达 70 天,孕妇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。

哪些情况容易中招?

1家庭自制时

使用普通生鸡蛋,未对蛋壳消毒(蛋壳沙门氏菌污染率约 0.5% )

成品未及时冷藏(室温放置> 2 小时,细菌数量每 20 分钟翻倍)

2

购买成品时

商家使用非灭菌蛋液,且加工工具(打蛋器、模具)未消毒;

摊贩无冷藏设备,提拉米苏在高温环境下露天售卖,甚至未冷藏隔夜继续售卖。

3

储存不当

冷藏温度> 4℃(如家用冰箱频繁开门导致温度波动)

解冻后重复冷冻(李斯特菌在 -18℃ 仍存活)

如何进行预防

1

原料替代方案

选择巴氏杀菌蛋液(包装标注“灭菌”字样)

使用经过超高温灭菌(UHT)的乳制品;

考虑植物基替代品,如椰子奶油、豆浆蛋黄。

2

操作规范要点

鸡蛋处理:推荐使用“隔水加热法”处理蛋液( 71℃ 保持 3 分钟)

储存要求:成品需在 1 小时内放入 4℃ 以下冰箱,夏季食用时限缩短至 12 小时。

3

选购技巧,三看原则

看资质:商家需公示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;

看设备:冷藏柜内必须有温度计显示≤4℃ ;

看标签:预包装产品需标注“含生鸡蛋,需冷藏保存”。

黄金 48 小时急救指南

若食用后出现恶心( 6 小时内)、水样腹泻(12-72 小时)、发热(>38℃ )等症状:

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史;

保留剩余食品样本(冷藏保存,勿冷冻),供疾控部门检测溯源;

补充电解质水(如口服补液盐),避免脱水引发器官损伤。

提拉米苏的风险并非无法规避

关键在于

原料灭菌、温度控制、卫生操作

消费者应主动选择安全产品

商家需严守操作规范

让这道经典甜品

真正成为“治愈系”美味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