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,立秋
新闻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8-07  打印本页

每年8月7~9日,太阳位于黄经135°时是立秋节气。“立”,标志着一个季节的确立和开始。立秋是秋季的初始。立秋后,虽然各地多少还会热上一段时间,但当梧桐叶随风落下,秋天已向我们走来。恍惚间,不禁感叹时间竟过得如此之快。初秋时节,风为清风,景为朗景,时为霜辰,木为疏木,适合登高、观海、远眺,在节气更迭中,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。

立秋物候

立秋有三候: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

气有节,风有度,从小暑的“温风至”,到立秋的“凉风至”,季风气候中的人们首先从风中阅读时令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如此描述立秋的“凉风至”:“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。温变而凉气始肃也。”意思是说这个时候的风已经不是夏天的热风,而是来自西北方的风,讲的是一种趋势,事实上此时的风还是温热的。立秋过后,早晨会出现白茫茫的雾气,但因为地温还比较高,虽不能结成露珠,但已经有白露的样子了。这不仅是白露节气的预告,也是金秋的预告。此时感阴而鸣的寒蝉,也在用它的声音释放出秋将来到的信号。

立秋习俗与养生

古语有“一叶落知天下秋”之说,此“叶”即梧桐叶。梧桐是秋的报信者,明人张岱在《夜航船·秋》中认为此种说法源于古诗“梧桐一叶落,天下尽知秋”。“梧桐报秋”曾经是一种宫廷仪式。根据《梦粱录》卷四的记载,南宋时,都城临安的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。立秋日,太史官会穿着华美的礼服,手持朝笏,在交节的时辰抑扬顿挫地奏报“秋来了”,声音雄浑悠长,其时梧桐树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,以寓报秋之意,甚是应景。

立秋的“秋”字由禾与火字组成,是禾谷成熟的意思,可见进入了秋季,田间农事活动会不断增多。对于农家来讲,属于秋天丰收的成就感是要“晒”出来的。在湖南、江西、安徽等地的山区,古老的村庄傍山而建,房屋依地形高高低低地错落在半山坡上。立秋时节,大量的农作物需要晾晒贮存,由于没有宽阔平坦的空地可供使用,村民们便在自家房屋的窗台、屋顶上搭起长架子,上面晾满瓜果蔬菜。圆圆的晒扁铺满晒架,直径最大的能有一米多长,盛放着红彤彤的辣椒、黄澄澄的南瓜片等。从远处眺望,犹如装满秋色的调色盘,画出丰收的喜悦和富足的生活,成为秋日里一道独特的景致。

立秋这天,在很多地方有以悬秤称人的习俗,将称得的体重与立夏时比一比,以检视肥瘦。中医有“苦夏”之说,夏天炎热,饭菜清淡,人们大多没胃口,两三个月下来,往往会消瘦。立秋以后,天渐渐有了凉意,自然要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,补一补夏天虚空的身体,这便是人们常说的“贴秋膘”。怎么贴呢?首推“以肉贴膘”。肉的吃法各种各样,炖肉、烤肉、红烧肉、焖肉、白切肉,此外还有肉馅儿饺子、红烧鱼,等等。

立秋过后,风轻云淡、秋高气爽正是强身健体的好时节。苏轼曾写道:“善养身者,使之能逸而能劳”。而秋季为万物收敛之季,秋季的养生离不开“收”和“养”,要把保养气作为首要任务,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如果做剧烈运动,会使人体消耗太过而有损健康。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,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。此时无论是山林小径,还是清泉湖边,都是出游的佳处。此时可与亲朋为伴,登山游湖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。所谓“天人合一”,也许就是,无论是面对春花离还是秋叶落,都能表现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豁达,同时也敏锐地去捕捉、展现生命在不同时节所蕴含的活力。

诗意立秋

“风吹一片叶,万物已惊秋。”盛夏的余热还未散尽,立秋紧接着款款而来。俗话说,一场秋雨一场寒。立秋,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节点,掀开了秋天诗意的序幕,也开启了文人墨客的灵感。古往今来,在许多诗词中,“伤春悲秋”是不变的主题。

唐代诗人李益在立秋当天揽镜自照,感慨韶华不再,写道:“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
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而杜甫的“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”,柳永的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,冷落清秋节”等,更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抒发伤感情怀,给“秋”字更增添了一份惆怅。

人感秋气而悲,是人的精神、思绪随着自然的变化而生成的本能反应。但中国传统文化里还有一支重要的源流,便是达观、顺应自然。唐代诗人刘禹锡说:“自古逢秋悲寂寥,我言秋日胜春朝。”在他的眼中,秋天比春天还要生机勃勃、令人振奋。宋代词人辛弃疾说 :“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。”这些诗词,都是这种风度气韵的体现。

立秋带来丝丝凉意的同时,独特的秋日美景也相伴而来,成为了诗人笔下的好素材。南宋诗人刘翰久居临安,一日为凉意所惊,梦醒起身,寂静的院落中,朗朗的月色下,唯有满阶片片梧桐落叶透出丝丝秋意,于是他便写下了诗句“睡起秋声无觅处,满阶梧叶月明中”。让人仿佛置身于静谧闲适的情境当中。而陶渊明的一句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从秋天风光中道出悠然自在的心境,更是让后人倾羡不已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