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开常见误区 重视老年人用药安全
新闻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8-20  打印本页

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,老年人的健康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,老年人往往患有多种慢性疾病,这使得他们需要长期服药。然而,在服药过程中,老年人经常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,这不仅会妨碍治疗效果,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。因此,掌握并规避这些用药误区,对于维护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。

老年人用药的基本原则

遵医嘱用药:老年人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,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方式。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,应及时咨询医生。

减少用药种类:老年人应尽量优化用药种类,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,以减少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。如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,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
小剂量开始: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,药物代谢减慢,因此应从小剂量开始用药,并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剂量。

注意个体差异:不同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很大,因此用药时应特别注意个体差异,避免药物中毒。

按时服药:老年人应按时服药,避免漏服或重复服药。同时,也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,如饭前、饭后或睡前等。

老年人用药的常见误区及危害

误区一:错误用药,重复用药

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等生理原因,容易忘记和混淆不同药物的服药方法、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。错误的用药方法和用药时间,包括药品错误的储存和同种适应症药品的重复使用等,均可能导致药品的药效降低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。例如,一些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忘记已经服用过某种药物而重复服用,导致药物过量。

误区二:不遵医嘱,自行调药

部分老年人会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。还有部分老年人会根据家庭用血压计、血糖仪等监测设备的监测指标,自行停药、减量或超医嘱剂量服用。这种行为极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,甚至引发药物不良反应。

误区三:盲目跟风,偏听偏信

同种疾病可能有多种治疗药物和治疗机制,医生会根据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,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药物品种、剂型和用药剂量等。然而,部分老年人看别人的用药方案效果显著便照抄照搬到自己身上,或者盲目听信所谓的“偏方”。这种行为不仅可能无效,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,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
误区四:药物滥用,过分依赖

许多老年人听信广告宣传,盲目服用维生素等保健品。实际上,老年人只需要均衡饮食就可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,如有必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必要的维生素。还有的老年人对抗生素和止痛药过分依赖,出现感冒、胃痛、腹泻等就自行服用抗生素和止痛药。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,还可能损害肝肾功能。

误区五:只管服药,不改习惯

许多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、糖尿病等,除了长期的药物治疗外,还需要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相结合,如低盐低脂饮食、戒烟戒酒、科学合理的运动等。然而,部分老年人只依靠服药,不注意改善生活方式,导致病情控制不佳。这种行为不仅影响治疗效果,还可能加速病情恶化。

如何避免老年人用药误区

加强健康教育。通过健康讲座、宣传册等方式,向老年人普及用药知识,增强他们的用药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。让他们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、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不良反应等。

建立用药记录。鼓励老年人记录所有正在服用的药品和补充剂,包括处方和非处方药、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等,并与问诊医生分享这份清单。这有助于医生了解老年人的用药情况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定期检查身体。老年人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,了解自身健康状况。如有需要调整用药方案的情况,应及时与医生沟通。通过身体检查,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的病情变化,调整用药方案,确保治疗效果。

家人陪伴与看护。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,需要有家人的陪伴与看护。家人可以帮助老年人管理药物,提醒他们按时服药,注意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。同时,家人也可以及时发现老年人用药过程中的问题,并向医生反馈。

合理用药咨询。鼓励老年人在用药过程中遇到问题时,及时向医生或药师咨询。医生或药师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,提供专业的用药建议和指导,帮助他们避免用药误区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