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舌尖上的安全】酱卤肉制品食品安全风险提示
新闻来源:本站 时间:2025-08-25  打印本页
酱卤肉制品

作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即食食品, 在夏、秋季高温及潮湿条件下极易腐败变质,细菌性食物中毒风险明显增加。为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,现就加强夏、秋季酱卤肉制品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醒如下:

严格落实主体责任

(一)制作时间与保质期标注:务必在酱卤肉制品的显著位置清晰标明制作时间、保质期及贮存条件。标注内容应准确、醒目,不得模糊或遗漏,以便消费者清晰知晓产品信息,做出合理选择。

(二)禁止销售隔夜酱卤肉制品:鉴于夏、秋季高温易导致食品变质,严禁销售隔夜酱卤肉制品。当日未售完的酱卤肉制品,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,不得再次销售,坚决杜绝因贪图利益而忽视食品安全的行为。

(三)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:确保从事酱卤肉制品加工、销售的从业人员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,并严格落实每日晨检制度。如发现从业人员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,应立即调整其工作岗位,防止交叉污染。

(四)严格把控原材料采购:建立健全原材料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,确保所采购的肉类、禽类、豆制品等原材料来源合法、质量合格,从源头保障酱卤肉制品的安全。

(五)规范加工制作过程: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,严格遵守生熟分开原则,防止交叉污染。卤制过程要严格控制加工温度和时间,确保酱卤肉制品烧熟煮透。使用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,不得超范围、超剂量使用。

(六)加强食品贮存管理根据酱卤肉制品的特性,合理选择贮存方式和条件。需冷藏保存的酱卤肉制品,应放置在冷藏设备中,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;常温保存的酱卤肉制品,应存放在阴凉、通风、干燥的场所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

提高安全消费意识

(一)谨慎选择购买渠道:尽量选择证照齐全、卫生条件良好、经营规范的酱卤肉制品店购买。注意查看店铺是否公示食品经营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,避免在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流动摊贩处购买。

(二)仔细查看产品信息:购买酱卤肉制品时,要认真查看是否标注制作时间、保质期和贮存条件。优先选择新鲜制作的产品,避免购买临近保质期或超过保质期的酱卤肉制品。对未标注相关信息的酱卤肉制品,应谨慎购买。

(三)注意观察产品状态:购买时注意观察酱卤肉制品的色泽、气味和质地。正常的酱卤肉制品色泽自然、气味鲜香;若发现酱卤肉制品颜色异常、有异味、质地发黏等情况,切勿购买。

(四)科学储存与食用:购买酱卤肉制品后,应按照标注的贮存条件进行保存。需冷藏的应及时放入冰箱冷藏,且冷藏时间不宜过长。食用前最好加热杀菌,尤其是从冰箱取出的酱卤肉制品,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。一次购买量不宜过多,尽量做到现买现吃。

(五)留存消费凭证:购买酱卤肉制品时,要主动索取并留存购物小票等消费凭证。如食用酱卤肉制品后出现腹痛、腹泻、呕吐等不适症状,应及时就医,并保存好相关证据,以便向商家索赔和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

加强监督检查

我局将加大对酱卤肉制品市场的监督检查力度,增加检查频次,扩大检查范围,重点检查酱卤肉制品的制作时间、保质期标注情况,以及是否存在销售隔夜酱卤肉制品等违法行为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。

 欢迎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,如发现违法行为,请及时拨打“12345”、“12315”热线进行投诉举报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2020 © All Rights Reserved.

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-1 文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